今年的G7峰会盘配资,尴尬的可不止东道主加拿大。
全程无视,侃侃而谈的特朗普,到底说了什么,令印度网友呛声特朗普之外,却也让中国成为焦点?
印度遇“外交寒冬”
2025年6月15日,加拿大的G7会场并非好看。特朗普面对七国领导人,突然抛出一枚“外交炸弹”:当年赶走俄罗斯是错误!中国也该加入,如果有人提议的话,我绝不反对。
而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合影环节。莫迪被工作人员“引导”至最边缘站位,原本计划的美印双边会晤遭特朗普临时取消。
且这位顶着美国施压才拿到邀请函的“编外贵宾”莫迪,却是沦为会场最尴尬的布景板。
要知道2024年,莫迪还是站在C位拜登身边。
而最为关键的是,今年的G7峰会由加拿大举办,早在峰会前3个月加拿大国内情报机构(CSIS)的一份泄露报告曾直接点名印度机构在加拿大境内“从事跨国压制活动”。
从互相驱逐外交官、印度停发加拿大公民签证、渥太华爆发冲击印度使馆的示威浪潮。
尽管2025年加拿大换了新总理卡尼,但国内180万锡克教徒的愤怒让卡尼政府别无选择。邀请莫迪等同于政治自杀。只是介于美方的强压这才妥协盘配资,毕竟单是关税问题,加拿大便有求于美国。
不过即使来了峰会现场,莫迪的待遇也并不高。
在进入峰会之前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却当面开出价码,表示印度若是想进圈子,先退出金砖!。
若退群,印度80%稀土磁铁依赖中国供应,60%俄油优惠价将消失;若不退,美欧芯片断供、关税大棒接踵而至。6200亿外债压顶,莫迪骑虎难下。
印巴冲突中“阵风”战机被中国歼-10CE击落,印度的战力神话破碎,战败后竟派宣讲团欧美兜售“胜利故事”,反遭智库打脸,使得莫迪在西方国家的信誉崩盘。
更不必说,合照直接被安排在队伍边。
看似莫迪受邀参加峰会,但实际场面并非好看。
当着莫迪的面,畅聊邀请“中俄入局”,令莫迪脸色更为难看之外,特朗普的倡议绝非心血来潮。
特朗普的“离间计”
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,但科技竞争被中国AI突破步步紧逼。特朗普更是在现场抱怨:制裁让美国损失数十亿!而若拉俄回归,页岩油巨头可稳油价,农民能获低价化肥,关键摇摆州选票唾手可得。
而同步邀请中俄实为“一石二鸟”,挑拨中俄背靠背协作,同时用俄牵制欧洲,以华制衡亚太。
且北约军事预算在2025年初已突破历史峰值,欧洲核心国家的军事开支集体飙升。将矛头转向中国,而特朗普试图在欧洲盟友中撕开一道信任裂缝,破坏“全球南方”国家日益增长的合作趋势。
所以打出中国牌,对于特朗普想要撬动中俄关系最是稳妥。
显然此次的G7峰会又是特朗普的一场政治秀,韩国总统李在明精心准备的会晤日程化为泡影;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刚下飞机就得知美国反对发表涉乌强硬声明,气得当即取消所有活动返程。特朗普也因所谓“中东局势”提前一天离场。
显然,G7裂痕远比想象中更为深裂。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会前紧急致电特朗普,乞求钢铝关税豁免;德国加速推进“欧洲核共享”计划自救。
法国外长痛斥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是“背后捅刀”。当特朗普对加拿大调侃“应成美国第51州”时,今年的G7峰会除去显露关系破裂外,终是再无其他。
而反观中俄,贸易本币结算率达85%,19国挤进金砖申请席。当美国在G7高谈“规则”,南方国家正用行动重写规则。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更是直言,G20次才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。
反观G7,全球经济占比从70%暴跌至44%。
此次峰会,除去令莫迪“受辱”,特朗普政治秀的舞台盘配资,6国难看,连最起码的联合声明都没签署,巨大的草台班子,此刻盟友的裂痕,G7已然成为全球笑话。
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